【Q&A】Rookie.Fund 第三屆學生投資人招募 常見問題!

Rookie Fund正在招募第三屆學生投資人,近來同學們熱情地詢問與反饋令我們感到十分雀躍,十分期待未來與各位的相遇,於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幾個常見的QA問題,希望對Rookie Fund有興趣的夥伴們有所幫助。

請先看一下我們的簡介:


Q1: 我沒有商學院或創業相關背景,可不可以申請Rookie Fund?

A: 當然可以,因為Rookie Fund的宗旨是挖掘最優秀的學生投資人,並使其投資最棒的亞洲學生新創團隊,是故,我們樂見多元背景所激盪出的火花。

 

Q2: 請問加入貴組織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A: 需有在校生身份,學歷不限(大學、碩、博士可)、年級不限、科系不限、背景經驗不限、知識專業不限。我們希望能找到有潛力與渴望學習的學生加入Rookie Fund,此外,我們並沒有特別訂定需要哪些硬實力,但有三項是我們希望從你身上看到的軟實力,首先是追求完美的精神,其次是個人對於創新的獨到見解,最後則是該申請人對於投資事務的熱情。記住,我們將會透過網路申請資料與面試反饋作為篩選依據,故請認真填寫相關資料。

 

Q3: 加入Rookie Fund可以獲得什麼?

A: 加入Rookie Fund,你可以與四十多位國際創投、創業家們交流,同時你擁有完整的決策權來決定投資標的,換言之,你可以實際參與一完整的投資流程,為你的履歷添上特別的一頁,並熟悉投資領域相關之事務,如果未來有志於從事相關領域,務必要把握這個機會。

 

Q4: Rookie Fund有沒有薪水或者交通津貼?

A: 在這邊要重新申明,Rookie Fund是沒有供薪的,請你於申請前先行考慮。

 

Q5: 如果不在北部的話可以參加嗎?

A: 因為辦公室於台北的關係,所以實體開會地點都在台北,然而我們並沒有硬性規定每週都要進辦公室,同時培訓通常採以線上形式,因此只要你能完成目標,到場開會即為非必要。

 

Q6: 學生投資人每週需要投入多少時間?

A: 在這裏,想獲得越多,你就必須付出更多時間。有別於一般實習,我們並沒有硬性規定每週的工作時間,主要採取任務導向的工作型態,然就先前的經驗而言,一週5-10小時可以作為一參考基準。

 

Q7: 真的會有一筆錢讓我們做投資嗎?錢從哪裡來?

A: 沒錯,目前資金已經集資完畢,而你對於投資決策權將擁有完整的權利,可以自行決定投資兩個項目,且金額皆為一萬美金。至於Rookie Fund的基金投資夥伴可以從Rookie官方網站上的“關於我們”中進行了解。

官方網站:http://rookie.fund/

 

Q8: Rookies平常都在做哪些事?

A: 如果從時間分配的百分比來看,前期約有20%培訓,30%閱讀創業投資相關文章,50%參與創業活動。後期的話約有70%參與創業活動以尋找團隊,30%專注於投資標的的討論(以上時間分配為參考過去Rookies之概略值)

 

進一步瞭解Rookie Fund:

Rookie Fund是一個扁平化的組織,成員們皆擁有完全的決策權,同時我們並沒有硬性規定成員們任何事情,換言之,我們相信組織成員的自我鞭策以及追求完美的熱誠。在此呼籲對於Rookie Fund有興趣的同學們,反覆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對於投資領域擁有熱誠,如果答案為是,你就是我們想要尋找的那位合作夥伴。

心動不如行動,看完了以上分享,如果對我們的學生投資人計畫有興趣,就趕緊填寫下述表單,我們期待與你的相會!

表單網址:http://www.rookie.fund/be_investors

 

申請截止日期以及申請流程規劃

Rookie Fund  學生投資人申請傳送門

2017/09/24 24:00 為『 Rookie Fund 第三屆學生投資人申請截止日 』,將作為第一階段的篩選依據,預計於 09/30 前通知通過第一階段得申請者,並於 10/02-10/04 舉行台北面試。

為了維持面試階段的流程順暢,基本上不開放挑選或更換面試時段,請申請者務必預留該地區的面試時間以做準備。

Q&A 持續增加中,還有更多問題嗎?歡迎私訊 Facebook 粉絲專頁「Rookie Fund」。

 

【資源盤點系列】台大車庫專訪:兼顧培育初衷及加速輔導,1+1 Program 正式啟動

近年,創業風潮興起,校園、坊間也紛紛成立工作空間、育成中心,或加速器。但是各單位究竟有哪些資源?有哪些輔導機制?之間又有何差異?

Rookie. Fund 開始撰寫【資源盤點系列】的初衷,是希望整理目前各校園育成中心、加速器等相關單位的資源,並以採訪方式更深入報導其運作模式、文化與特色,幫助台灣青創團隊更能掌握各地創業資源,有效尋找適合自己的地方。我們將陸續採訪更多校內外單位,也歡迎欲接受採訪者與我們聯繫。


台大車庫(NTU Garage)成立於 2013 年,從起初提供想創業的學生們單純的創業空間,慢慢增加輔導與諮詢,朝校園團隊孵化發展。近期也推出「1+1 Program」,希望同時保留原有的「孵化制度」,鼓勵早期團隊並協助驗證創業構想;並增加「加速器制度」,給予團隊更針對性的輔導及資源連結,加速團隊成長。

本次 Rookie. Fund 專訪了台大車庫總監柳育德 ( Jason ),請他分享台大車庫目前的輔導機制、車庫文化,以及未來發展方向,最後還有申請 2017 夏季團隊進駐車庫的相關資訊。


不再只是空間:從co-working space轉變為校園孵化器,提攜更多有潛力的早期創業團隊。

問:台大車庫從工作空間轉為孵化器,這樣的轉變原因為何?

台大車庫(NTU Garage)成立於 2013 年,剛開始成立的緣由,是因為 2008 年成立創創學程後,漸漸有學生在修完學成後想創業,台大車庫便是提供這些團隊至少在資源少的早期階段,有個可以工作、討論的空間。而後漸漸發展,增加團隊間交流、課程、諮詢等制度,而後轉變成校園孵化器。

問:台大車庫以早期團隊為主的定位,在輔導機制上有什麼特色?

台大車庫相較坊間加速器招收的團隊,收的團隊又更早期,許多是在 PMF 之前,甚至有些 prototype 都還沒出來的階段。已有 PMF 的團隊,可能需要的是加速成長,媒合市場開發資源;相反地,台大車庫因針對的是更早期團隊,提供的輔導更著重在創業點子上的修正、驗證市場,等於是 PMF 之前要如何將 idea 做成商品,如何去訪談消費者、去調整創業題目方向。

雖然收早期的團隊,成熟度、成功機率相較起來是比較低的,但這也符合我們(台大車庫)當初以學校為定位,希望給予年輕人更多的資源與幫助,實踐「教育、培養」人才的初衷。

問:台大車庫具體提供的輔導方式為何?

除了提供基本的會計、法務、募資等課程,也會針對團隊所需去安排個別諮詢時間。

如前面所提,許多團隊都在 PMF 之前的階段,會希望團隊先好好驗證創業題目是否符合市場需求,針對這塊也會開設一些使用者訪談、市場驗證等基礎課程。

不過我們相信好的團隊應該自己積極尋求資源,而不是被動地一直接受他人安排的課程或輔導,所以在像課程、輔導等安排上,會盡量只提供最必要、核心的課程,避免太多非必要的事務佔據團隊時間。

問:台大車庫是否有特定衡量機制?淘汰機制?

衡量方式的話,並沒有很嚴格的標準去淘汰進駐團隊,但因為我們目前進駐方式是採一期一期的方式(每期約 6 個月),會依據團隊表現狀況來決定是否可以延駐。未來將會推行「1+1 Program」,讓較成熟的團隊可以從孵化計畫(類似現在車庫的輔導機制)轉到加速器制度,著重在「scale up」這塊。(更多1+1 Program 介紹,請見文章第三段)

車庫文化:自由、多元、成長

問:台大車庫目前多以哪種領域為主的團隊?是否有著重特定領域去發展?

沒有特別偏重特定領域。台大車庫目前進駐的團隊中,創業題目有咖啡烘豆機、旅遊紀錄 app、智慧廚具、線上 P2P 貸款等,領域從 IoT、網路平台、社會創新服務等領域皆有,可說相當多元。這也算是台大車庫其中一個重要特色:多元包容,只要有好想法好題目,都可以前來申請進駐,不限特定領域。

問:若用三個詞來形容台大車庫的文化,您會如何形容?

除了前面所提的對各領域題目「多元」外,再來就是「自由」,我們的文化其實就是滿年輕、開放的。最後就是「成長」,因為團隊比較早期、年輕,所以我們會很注重團隊的成長,這裡指的成長未必是市場上的成長,也包括創業者們自身的成長。

我們確實看到許多年輕人,即使一開始想法與做事方式不夠成熟,經過這半年、一年撞牆碰壁,慢慢調整產品方向,或許還沒達到能 A 輪募資的階段,但是做事的成熟度跟一開始真的不同,成長了許多,而這也相當符合台大車庫創立時的初衷。

1+1 Program:結合孵化器與加速器,兼顧培育年輕人的初衷與有效加速團隊成長的目標

問:請您說明一下 1+1 Program 的運作模式以及目標。

車庫初衷是培育青年,連結上游的創創學程,提供年輕團隊工作空間及資源。但反過來看,也會希望團隊的成熟性、發長性能更好,因此兼顧「教育」意義外,也希望能招收一些更成熟,或更多技術性的團隊,給予針對性的幫助(包括導師或企業資源的連結)。

1+1 Program 簡單來說就是「孵化+加速」兩種制度,孵化制度就是目前台大車庫的制度,主要針對比較早期團隊。加速制度相對會更有制度,針對比較成熟的團隊。兩個 Program 之間也會有交流的機會,在孵化制度下的團隊,表現良好也可升級至加速器制度。

問:與台大車庫現有的孵化制度最大差異為何?招募團隊方向是否改變?

加速器制度相較孵化制度會提供更重點、密集的輔導,招收的團隊會是更成熟的團隊。相比孵化制度許多是在幫助團隊將 idea 修改地更完善、定位自身價值,加速器制度會更著重在怎麼有效推行至市場、加速成長,也會更成果導向。

原孵化制度也會有許多與業師連結的機會,不過偏向開放式,提供機會以及活動資訊,團隊可以自由參與。而加速器制度,因為較成熟的團隊,方向也較明確,在進駐車庫時更能先具體想好連結哪位導師或哪些公司,更針對性地去給予幫助。

招募團隊方向依然後採取多元包容,不限領域。但會希望加速器制度的團隊對於自己創業題目有更高的掌握度,且有產品、驗證市場。

問:怎樣的團隊適合 1+1 Program ? 應該如何選擇申請孵化制度還是加速器制度?

若我們將創業階段簡單分成構想、產品開發、進入市場、成長加速 ( Scale Up ) 四個階段,加速制度主要針對產品開發已完成或接近完成 ( 有功能性樣品 ) ,且未來首要目標是市場開發及資金媒合之團隊;若尚在構想階段或僅有基本外觀樣品之階段,一般來說孵化制度較為適合。另外兩種團隊申請流程相同,但評選標準不同,孵化制度我們首重構想與團隊,次而評估商業模式規劃,加速器則重視現有營運規劃之成熟度,與未來市場開發規劃及潛力。當然每個團隊的狀況不同,仍請團隊評估自身狀態後申請。

最後,有興趣進駐台大車庫的團隊,別錯過 5 / 17 招募說明會了!

台大車庫進駐申請詳細時程如下:


【台大車庫 2017 夏季團隊招募說明會】

地點 : 台大水源校區 思源樓 4 樓 台大車庫 多功能教室
時間 : 5 / 17(Wed)18:00 – 20:00
報名表:http://pics.ee/stLK_j0n4

【台大車庫 2017 夏季團隊申請時程】

5 / 17  招募說明會
5 / 17  申請文件於官網開放下載
6 / 18  收件截止
6 / 28  公布第一階段入選團隊
7 / 7    面試(暫定)
7 / 10  公佈第二階段錄取團隊


作者:思宇

 

曾於勤業眾信實習,以及擔任台大藝術季策展負責人、台大世界志工社教學長。有活動規劃、pitch製作等經驗。

勇於嘗試與挑戰,希望未來結合自身學科與專長,為社會帶來更多正面影響與改變。

【創投專訪】陸楠 – 從矽谷到上海,青年創投看創業這條路

圖:陸楠 Aileen,一個精明幹練的 90 後新創投,自 Berkeley 畢業後,在矽谷 NewGen Capital 工作,現回到上海任職於 Solaris Capital Partners

「身為一個 90後創投,對於年輕的自己,年紀並不阻礙自己對於行業的更深入了解,反倒年輕有個最大的優勢就是—你就是年輕!更多的時間、不斷的學習!」

親和與強烈的積極企圖心,是小編對於 Aileen 的第一印象,而從她的經歷,將與我們講講中美創業和青年學生創投這些事。

我們先從美國看創業這件事,近幾年,全球創業退出 (註一) 的案子,有將近 50% 在矽谷,再來是倫敦的 10%,而洛杉磯與以色列則差不多都是 7%,創新這件事情,看重的是人才的軟實力,而人才,講究的是如何吸引,培養並且留住人才,這需要的是國家政策與經濟的支持,美國不用多說,這幾年隨著大陸的經濟走勢趨強,也不斷地推動創新創業的就業浪潮。

而有趣的是,美國與大陸兩邊的創業項目思維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向。

-美國市場,偏重技術,重視的事情是 startups 如何從底層技術解決一個問題,就像是我們常說的創業家是因為看到了一個問題,了解痛點並用商業模式去解決這個痛點。

-中國市場,偏重市場,重點在於你如何搶到市場先機,這適合在爆發性的市場,startups 整合現有技術 (可能也不是自己開發的技術),將其運用在市場中。

這邊Aileen的介紹讓小編想到了另一位導師 Norman 對於中美市場觀察的分享,美國市場下的公司大多走一個垂直性技術深入的路線,而大陸端的公司則是水平性搶佔市場的路線,兩種截然不同的市場走向,創業家的作法確實也不同,實在有趣。

但關於看案子這件事,其實則相差不大,核心層面需要被討論與投資人考量的點,依舊一樣。
談看案子這件事情,首先我們舉平台當做例子,現在市場上非常多做 O2O 的  startups,但是存活率非常的低,為什麼?有可能兩個原因:

1. 所定義之市場需求不明確、或是根本沒市場,沒經過市場驗證,無法存活。
2. 平台存在價值不夠,就算有了市場需求,存在價值太低一樣會無法存活,在解決痛點的時候一樣必須考慮到對於用戶的黏性與價值。

所以說雖然做平台的進入技術門檻相對低導致很多人在做,但是能否順利地存活下來,這還必須要市場驗證以及運氣。

而回到什麼樣的產業與項目會是受到投資者青睞的,其實最重要的莫過一大重點
—適合進行股權投資的產業,正如之前談到的創投退出,基本上都是透過股權的方式,所以像是環保產業,或是前期硬體設備投資很大的產業,另外通常高風險且需要長時才能退場的如生物醫療產業,恐怕也不太合適,這些類型的創業者會更適合尋找產業投資、上市公司佈局以及產業鏈收購這些方向,

而對於投資人,沒有一個投資人會是所有產業的專家,所以認清幾個自己所專注的領域去了解,最好能符合自己的興趣、熱情與所學習的專業背景產業等,專注,一方面家前自身對於選擇的產業的認知,另一方面也可以目的性地去增加自己在這一領域的人脈,像是 Rookie Fund 所專注的網路產業與物聯網產業也是具有高成長性的產業。

關注適合投資的產業,若是你所關注的產業正好是風口上的產業更棒,而一個好的項目是否具有優秀的團隊、核心技術的技術屏障、通路壁壘、品牌壁壘以及資源優勢等可以保證該公司持續增長的條件也是非常重要的!

註一:退出:exit,創投的商業模式之結束,創投投資講求回報,一般當投資後的  3~5 年創投會將其持有股份賣出進行退場,通常會有三種退出機制,投資項目上市、投資項目被併購、不同輪退出之股權溢價轉讓。

Q&A:

Q1:如何評估團隊?

早期投資基本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團隊,以下總結幾點

1. 積極樂觀的 Founder,身為團隊創始人與領導人,有信心激情來與團隊相處,正面心態的能量是很強大的,通常創業成功的領導人,都頗自信心爆棚的。
2. 人才是重點。抉擇最終還是回歸到團隊,團隊夠好,就算市場上有一樣的項目,其他人怎麼抄都不可能抄得一模一樣。除了技術屏障之外,當一個項目做到規模化經濟 (將 ordinary 做到 extraordinary ),也是另一個屏障。
3. 能客觀的評價自己的公司,規劃、財務分析、融資計劃與能力等。
4. 不盲目,能客觀的判斷市場上的需求。

Q2:若是想進入 VC  產業或是了解 VC,能做些什麼?

-了解創業生態圈裡面的各種角色:天使投資人、不同創投、 Fund Of Fund、孵化器、加速器、校友、政府、FA ( Financial Adviser )幫助新創團隊對接 VC 之類的。
-網路上各種資源,科技報橘、36氪、TechCrunch、medium 上面的各種大神。
-也可先專注挖掘自身專業的優勢,你與他人的差異性與最大價值在哪裡?喜歡的領域、擅長的能力、性格。
-最直接的方法,找份有用的實習吧!

最後送給看到這邊的年輕人與各位,學習都是一條無止盡的道路,在 Aileen 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求知若渴的積極態度,也期許我們能互相學習討教,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共勉之!

 

作者:Eric


大學讀電機,研究所玩管理,理科腦下同時存在感性思維,認為情感與理智高度並存才能引領創新。追求各種會讓人充滿激情的知識與活動,對新事物有無可救藥的熱情,喜歡傾聽,熱愛分析。

期許自己能透過跨領域專業完善自己與成就他人,對於人性抱持信心並希望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活動直擊文】台大車庫 x Rookie Fund 新創團隊募資講座:募資前,你要知道的事

日前,Rookie Fund 與台大車庫合辦了一場專門為創業團隊而設計的募資入門講座,本次活動邀請到 Rookie Fund 的 Director Abby 擔任講者。本次講座目的是為了幫助正在募資或未來有募資需求的團隊於初次接觸投資人時能夠更得心應手。也從投資人的角度,跟團隊分享了投資人是怎麼看待投資項目。


一開始,Abby 由 Startup Curve 切入主題,與團隊討論什麼階段該募資、又該募多少?上圖中藍字為 Abby 加上去的四個初早期團隊會面臨的階段:
  • First $ : TechCrunch of Initiation 是一個有趣的名詞,意指產品被知名科技媒體報導之後,會迎來第一波高峰及討論度。簡而言之,可以說是創業的最最最早期,這時候團隊可以試著募第一筆 Angel Round 的資金!「Angel Round 資金到底要募多少?」想必也是團隊時常疑惑的問題,Abby 的建議是:可以去問投資人對於你的產品,他們最在意的 Traction 是什麼?參考投資人的答案,設立好產品的關鍵指標(通常也會是能募種子輪的目標)之後,回算要達到這個目標你需要花多少成本,準備一條 12 – 18 個月的跑道給創業團隊!例如,需要達到這個目標你每個月得花 30 萬付員工薪水及辦公室,除此之外沒有額外開銷,那麼在天使輪你就至少得募到 30 * 12 = 360,也就是 360 萬。特別得注意的是,這筆資金需要能撐到「募完種子輪」為止,而非正要開始募種子輪時資金就耗盡了。
  • FOCUS : 有了第一筆資金之後,在這個階段,團隊必須盡可能的調校產品,適時的Pivot,以求產品真正切中市場需求。
  • Looking for seed $ : The Promised Land 即為 PMF(Product-Market Fit),當創業團隊找到 PMF 之後,即可開始尋找種子輪資金,準備進行成長及規模化你的產品。
  • Close Seed Round : 通常設立 3 – 6 個月的募資期間,從紅線到綠線需想方設法將投資人最在意的 KPI 衝高,進而說服投資人你值得被投資。

當團隊接觸投資人時,許多團隊會收到投資人回應「太早了」,Abby 簡單歸納出「太早了」背後的兩個原因:
A. 他不喜歡你,不想跟你撕破臉
B. 投資人認為他在意的關鍵指標還不夠出色

收到這樣回覆的團隊亦不用過於氣餒,前者,團隊本來就不可能迎合所有投資人的喜好;後者,可以進一步詢問投資人的意見及能否提供更進一步的協助,亦呼應到了前段所言,必須一開始就清楚投資人認為你的產品哪項指標是讓他想投資的關鍵。

Abby 也特別提到,許多校園創業團隊會以創業比賽和政府補助作為最主要獲取第一筆資金的方式。對此,Abby 認為這沒有什麼絕對的好或壞,畢竟創業團隊資源、資金短缺,必須想方設法盡可能地獲取身邊所有能運用的資源,只是創業團隊要瞭解自己真正專注的地方是什麼,不要輕易的在各大比賽場合下的鎂光燈滿足,得獎之後,真正的挑戰才開始。


  1.  「Don’t ask for help, ask for money.」
緊接著,Abby 跟團隊分享了這句來自某個創投界前輩跟她分享的一句蠻有意思的話:如果團隊想要尋求幫忙,就叫該位投資人投錢進來就對了!當他的錢放在你身上時,自然而然他就會幫你。話題也來到了「如何挑選及評估投資人」以及「天使投資人看重的點」。

怎麼挑天使投資人?

天使投資人能提供三個面向的協助,可從這三個面向去對團隊最需要的能力進行補強,進而選出最適合你的投資人。

  • 創業經驗:天使投資人曾經創業過(當然有成功出場更好),會更了解你在這個階段需要專注在什麼、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
  • 領域專家:天使投資人會有更專注的領域知識,例如:該位投資人只看Fintech or IoT相關的項目…。也是因為天使投資人很多都是個人而非團體,因此時間有限,無法在很多領域深耕。
  • Network : 錢、客戶、關鍵人才。若你的創業項目被有名氣的投資人關注,其他投資人也會想要對你的產品有更進一步的瞭解,因為對其他投資人而言,該位投資人。

特別提醒,若該位天使投資人是代表某間公司進行策略投資,會需要注意到在投資合約上會有更多限制,例如:之後不能跟某單位合作、不能使用某公司的服務,需迎合該投資人公司策略投資的目的及需求。

如何評估投資人?

  • 他們之前投資誰:該投資人平時關注領域與你的產品相不相符、之前投資時投了多少資金、大概都什麼階段進入投資、為什麼投該團隊?
  • 打探對方的評價:投資後與團隊互動的狀況如何 (Hands-on or Hands-off)、提供什麼樣實質的幫助、DD(Due-diligence,盡職調查) 過程概況
  • 找對方聊天:可以與投資人聊聊任何你想知道的事,例如:對CEO的期待是哪些。從蛛絲馬跡中描繪出該投資人的樣貌。

天使投資人看什麼?

  • 團隊背景:創業熱情、組成方式(例如若團隊做 B2B 相關服務,成員卻皆為學生組成,沒有產業經驗,就會被投資人挑戰你如何與企業談妥交易)、創業動機
  • 市場需求:所選擇的市場是 Niche market 嗎?產品夠有獨特性嗎?
  • 市場潛力:市場正在成長嗎?整體市場夠大嗎?你能(證明)快速成長嗎?
  • 獨特的競爭優勢

最後,還是回歸到產品上,Abby 提醒創業團隊如何評估自己的產品是否已經到達PMF 能準備募下一輪資金,可以透過這四個步驟來檢視產品且明確的說服投資人:
STEP 1 : 量化、具體化問題對目標造成的困擾/影響
STEP 2 : 目標客戶現在如何面對這個問題
STEP 3 : 他們為現有解決方案付出多少代價

STEP 4 : 你的解決方案 vs. 現有解決方案

將上述四個步驟總結,可以濃縮成短短一句話:
My Product helps WHO
to achieve WHAT

by HOW

在這邊也特地舉一個近期看到很有趣的例子,來自Y Combinator W17 Demo day 1中投資人最感興趣的團隊之一 Cowlar 的介紹:
Cowlar – Fitbit for cows

It’s way smarter than it sounds. Cowlar makes a special collar for cows thattracks their temperature, activity and other data, and makes it available to farmers. It can recognize a cow with an infected hoof from the change in its gait, or identify that a cow is pregnant and will eventually produce milk. Cowlar costs $69 per cow with a $3 per month subscription, and provides a solar-powered “cow router” that collects data from the collars. It already has 600 cows on the platform, with 7,200 on the waitlist, and has alerted farmers about 103 sick cows. It already has the opportunity to build an $11 billion business on milk cows, and could enter the 3X-bigger beef cow market next.

在短短的兩句話之內,投資人就很明白的從 WHO、WHAT、HOW 之中瞭解該團隊的產品,文中也有提及現在的 Traction 如何,以及面臨的市場有多大。


溫馨小提醒:
    • 第一輪募資不要讓出超過 15% – 20% 股份
    • 找天使投資人像找 Life-long Partner
      a. 默契很重要,該位投資人是否能成為你的夥伴?
      b. 讓你覺得被干擾、過度干涉、卻乏信任,可能都不適合
      c. 夠不夠支持你、能與你共患難與否
      d. Hands-on or Hands-off
    • 不管如何都跟投資人保持好互動(投資人的圈子太小!很容易傳開)
      a. 時機未到就保持聯絡,持續更新發展狀況
      b. 聽投資人給的回饋、問的問題 —> 可從蛛絲馬跡觀察出大部分投資人怎麼看這領域。
      c. 若該位投資人對你項目沒興趣或因其他原因不能投資,可適時轉介紹可能有興趣的投資人
    • 問Seed round的募資標準(設好設對下一個里程碑) 
精選 Q A :
Q : 台灣與美國投資環境的差異?

A : 在台灣常常聽到創業團隊抱怨「不好找錢」;而創投卻抱怨「沒有好項目可以投」。台灣的市場要大不大,要小不小。因此產品必須放眼國際,若只侷限對台灣使用者提供服務的話,產品很有可能會花費太多時間針對特定族群進行客製化,到頭來反而很難走出台灣以外的國家,因此團隊需有國際視野。創投產業相對於台灣較新,現階段許多較有經驗的投資人更重視財務報表… 較為硬體思維,台灣投資人常常在討論為什麼這個環境沒有辦法有好的項目?因為目前台灣尚無「成功」的出場經驗,在美國或中國有 Paypal、騰訊、百度等等成功案例,而在台灣無論是創投或是創業團隊都還在學習,這也是原因之一。


作者:廖慶麟 Billy 台灣科技大學資工系

十分樂於與他人分享交流所學,將自身定位為開發者而不是工程師,對於團隊帶領及教育有極大的興趣,曾任矽谷團隊Make School iOS Summer Instructor,擅長iOS開發、探索教育、活動帶領。

曾獲
✓2016騰訊創業沙拉x台北 第一名 + 最佳人氣獎
✓2016雲科黑客松 評審團大獎 + 最佳人氣獎

平時關注的新創領域有人工智慧、互聯網、IoT,期望能以VC的身份從有別於創業家的角度觀察創業這回事,也希望以一位開發者的身份,提供給創業團隊的所需要的諮詢建議或是人力資源。

“The people who are crazy enough to think they can change the world are the ones who do."

【活動直擊文】TC Demo Show

昨日受邀為業界夥伴參加 TC Demo Show,TC demo show是由學生自主發起,萌芽於台中,致力活化中區創新創業氛圍,不同於以往創業資源都集中在北部,許多青年都必須花上大筆交通費才能到台北聽講座和Demo Show,但此次的 TC Demo Show 融入許多年輕元素,無論是場佈、配樂、活動,都讓現場青年創業家與創投 High 翻天!

上半場是精彩的「跨界對談」,由點名時間 (中國首家眾籌平台) – 張佑、台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 – 呂曜志、台灣矽谷創業家協會理事長 – 趙式隆、中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Wesley 所集合而成的大咖對談。

(以下簡單摘錄當日對談)

【給新創團隊的建議 – 別怕失敗、培養生存能力】

新創團隊不要怕失敗,在矽谷,創投偏向投資再度創業或是曾經失敗的創辦人,你沒有失敗只是你還沒成功。除此之外也建議早期團隊不要過度依賴天使投資人,可以先試著累積第一桶金,累積自己的人脈和資源,學會建構完善的財務體系,先學會生存,讓投資人看到你的生存能力,此時資源便會灌進來。

【未來群眾募資的趨勢】

新創和硬體製造在近年是顯學,若是團隊的創業項目是要做產品,那便必須要了解產品製造供應鏈流程,許多團隊只專注在行銷與業務上,卻不去顧慮產品生產的風險控管,那是相當危險的。未來的眾籌已不是群募,為了保護消費者,將會漸漸走向首發、預售銷購,沒有供應鏈經驗或是團隊小於 50 人的千萬不要碰!退貨率達到一定數量公司便會倒閉。

下半場是刺激的市場為王「籌碼派對」,共有九個團隊進行 Pitch,介紹完後即時透過TC所開發的「Eilis」智慧小助手當場統計觀眾是否喜歡這個 Pitch 並公開展現票數,最後當所有團隊pitch結束後,與會者會馬上拿著手上的籌碼當場投入喜愛的團隊,團隊可以直接得到籌碼和反饋,而團隊為了拉票,在 pitch 也會表示將直接送出折價券和超低折優惠等市場策略,TC Demo Show 充分展現「市場為王」的創業現況。

此次的 TC Demo Show 除了支持中區新創以外,也將中區的資源和能量做一個小小的爆發,當日台中市政府也直接約定下次 Demo Show 的合作與指導,期許青年的努力,可以讓創業生態圈變得更美好,這也是 Rookies 的精神與價值

 

作者:Jackie

喜歡與青年創業家交流分享,在他們閃閃發光的眼神中藏有想要改變世界的遠大夢想,期許自己能實踐Rookie. Fund 的願景,用VC的角色,成為青年創業家的一雙翅膀。

「找個值得耕耘的地方,種下你的幸運」

【活動直擊文】AUCC X Rookie Fund 校園創業論壇:創業前,你要知道的事

AUCC 校園創業培育計畫(AppUniverz Captain Camp),於 3 月 22 日來到台灣大學校園,舉辦了校園創業論壇!Rookie Fund 也為你準備了精彩的現場直擊,整理當天活動經過、創業前你該知道的事。當然,最後還有 AUCC 的報名資訊。


3 月 22 日,校園創業培育計畫 AUCC,來到了台灣大學校園,舉辦校園創業論壇,邀請了 TSS 台灣新創競技場營運副總經理 Jeffery,以及 Appier 策略暨商務發展經理 Roger 與我們一同分享創業路上的經驗與建議。

很開心 Rookie Fund 有機會能與 AUCC 一同籌辦此次校園論壇,Rookie Fund 除了投資學生新創,讓學生創業者在早期有機會接觸募資概念,也希望能幫助更多校園團隊業界資源、媒體曝光等,因此很開心能舉辦此次論壇,讓更多有志創業或加入新創的學生們,瞭解更多關於創業的資訊。此次論壇主旨是向創業團隊或對新創有興趣的學生,介紹 AUCC 校園創業培育計畫,以及兩位講者分享在創業前應該先知道並且考慮的事,包含為何創業、做項目前應該確認的事,以及選擇創業夥伴時該注意的地方。

所以,為什麼要創業?

Jeffery:「大家要記得,很多你們現在看到的工作,十年前是沒有的。換另一個方向想,現在很多你看到的工作,可能十年後就被機器人取代。所以你要創造自己的未來!」

創業的好處很多,像是「學得比 MBA 多」,因為新創能提供最直接的實戰經驗,接觸各種不同領域的大小事,能快速成長。除此之外,很重要的另一點便是自我實現。套句 Steve Jobs 的話:「每天早上對著鏡子說:若今天是我人生的最後一天,我會想做我現在做的工作嗎?」不是的話,我要做些改變。
不管是想「改變現狀」,或是「實現自我理想」,最快的方法就是加入新創。大企業裡面工作,主要還是螺絲釘的角色,因為有既定的商業模式,要快速改變還是比較困難。

台灣是個好創業環境嗎?

論壇中,Jeffery 也分享了許多人好奇的問題:台灣是個好的創業環境嗎?針對這點,Jeffery 以「好說歹說」簡單介紹了台灣創業環境的優劣勢。從優勢來看,台灣有許多世界級工程開發者,同時也是個很好的區域跳板,許多想進軍其他國家的新創,都會選擇先在台灣試水溫,一方面因為台灣是個很好的市場驗證場,另一方面因為相較很多亞洲大都市如上海、東京、香港,台灣創業成本較便宜。

劣勢的部分,除了一些法規限制外,很大的一點就是:台灣市場不夠大。常有團隊詢問是否在台灣創業一定要國際化?這可以回到台灣市場不夠大的問題,尤其對於有募資需求的團隊,若項目只專注台灣市場,通常很難募到A輪以後的資金。即使能在台灣做成功,上市成中型企業,若要玩資本市場,還是有困難。另外,本土投資人偏向短期就能見到獲利,造成新創偏向保守不敢做大的問題,以及鮮少有成功的科技新創中生代,缺乏真的創業成功的人來傳承經驗,帶動整個新創圈。

創業不是搞新奇,是一門生意

「不是做出創新的東西就很棒,而是要做出別人想買的東西。」

Jeffery 和 Roger 也強調不要為了創業而創業,想清楚自己要解決的問題很重要,尤其許多學生創業失敗的原因都是沒有搞清楚消費者的需求。「創業不是做出創新的東西就很棒,而是要做出別人『想買』的東西。」不要只想著教育市場,而是要找到你的成長引擎。

Jeffery提到新創團隊失敗的主要三個原因:「做市場不要的產品、錢沒了、人錯了」。

|確定解決的問題有價值

 

Roger:「當你有個點子想去實行時,有很重要的兩點:一、真的找到問題,去深挖這問題,並 define the scope;二、去找目標客群訪談,真的去了解你的客群需求是什麼,也許你會發現自己以為的問題根本不是他們真正的問題。而我覺得認真思考這兩點的團隊,是我目前比較少看到的。」

「做出有人想買的產品」聽起來很基本,卻是許多團隊沒有深入思考的。創業其實就是解決某個問題,因此,在創業之前,對於要解決的問題要確定存在且有價值。一旦你的商品或服務有價值,創投才會願意投,或消費者才會願意買。

另外,速度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當第一個做出產品的人沒有用,因為很可能其他人隔天也做出來了,而且發展速度比你更快。

|找到真正能與你一起奮鬥的創業夥伴

相信大家都同意有個合作無間、一起奮鬥的團隊是創業成功的重要因素,但究竟應該怎麼選擇夥伴呢?除了 hard skills 外,應該還要考慮什麼呢?

Jeffery:「假若對方是你的超級好朋友,當他無法為這團隊有貢獻,你有勇氣去開除他嗎?」

經營一個新創很辛苦,錢就這麼多,尤其剛起步時,實在沒有空間給無法幫助團隊的成員。若友情與商業兩者不分,會很困難的。Jeffery說:「有時個性和你很不合的,不一定就不是你的好創業夥伴。要試著用更高的角度,客觀去看對方是否符你所需,是否能為這團隊帶來效益。就像有時和你相處融洽的好朋友,也未必適合當創業夥伴。」同時,因為新創常常得各面向的問題,對方是否具備解決問題,以及分辨事情優先順序的能力很重要。

Roger :「選擇夥伴時,我認為看一個人的動機,看他的 driver 很重要。若對方的 driver 和你的一樣,選錯人的機率會比較低。

選擇創業夥伴和交男女朋友一樣,分手原因常常都是長遠生活願景的不同,只看到短期的美好,而忽略了長期經營需要有共同一致的目標。創業也是,有些人加入新創覺得很好玩、很自由,但這些都是短暫的,經過一週後當這些新鮮感退去,長遠來看,還是回到你到底想要解決什麼,或是想要達成什麼。

找到要解決的問題;找到真正熱愛的事

Roger:「華人所謂『人生勝利組』或『魯蛇』,但我覺得這只是階段性,只要你有的方向,不管是挫折或什麼困難,都是讓你往目標更接近的過程。」

創業很辛苦,有時要撐三年、五年、七年,還有很多dirty work要做,因此選擇加入任何新創公司,或做任何項目前,一定要想清楚你自己要什麼?對什麼很熱情?
Roger 也說,這些問題不只是創業前該問自己的,而是人生問題:「究竟加入新創或大公司對我來說沒太大差別,重點是你對什麼有興趣?你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想像未來五年、十年,你希望自己達到什麼呢?找到問題,找到所愛,這些才是能真正支持你繼續走下去的動力。只要你有方向,不管是挫折或什麼困難,都是讓你往目標更接近的過程。

看完這篇文章,或許你更加篤定要踏上創業之路,或許你決定緩下來好好重新思考自己的創業點子。創業其實就是另一種職涯選擇,一種快速做出改變、實現自我的方式,但在創業前應該好好考慮並問自己:1. 你究竟想解決什麼問題?2. 想解決的問題是否有價值。創業除了天時地利人和,一定要對於想解決的問題確定有價值,同時也是自己認為值得做、有熱情做的。

而對於想加入新創公司的人們,選擇團隊時也可以考慮下幾點:1. 產業趨勢;2. 團隊是否有強的核心技術;3. 團隊的成員組成,以及是否有知名創投投資過;4. 自己的優勢是什麼,在團隊中能發揮什麼價值。綜合以上四點,加上自己未來想達成的目標,去評估自己是否適合加入此團隊。


最後,創業團隊若對 AUCC 校園創業培育計畫有興趣,也別忘了於 4 月 9 號前點選以下網址,報名參加。

| AUCC 報名:http://pics.ee/d8fg
| AUCC 計畫詳情:http://pics.ee/dlr7

AUCC 提供八週的實戰培訓,包含系列課程,提供創業所需的基礎知識,以及依據不同職位和類型需求去設計的專項工作坊,以及業師指導。有興趣的團隊千萬別錯過了!

 


作者:思宇

曾於勤業眾信實習,以及擔任台大藝術季策展負責人、台大世界志工社教學長。有活動規劃、pitch製作等經驗。

勇於嘗試與挑戰,希望未來結合自身學科與專長,為社會帶來更多正面影響與改變。

【Mentor Hour】募資輪定義 Part 2

本文兩大重點:

一、VC 的資金來源

二、VC 除了投資之外,還提供了什麼服務?

建議閱讀時間: 五~六分鐘

名詞:創投基金 ( Venture Capital Fund or VC Fund )

 

一支 VC Fund中的資金來源:

VC Fund 的錢主要是向外籌款而來,除了少數的個人投資,大多資金仍來自一般企業與保險公司。下面會從民間、政府兩端進行簡要的介紹

民間:

 以亞洲保險公司為例,其閒置金錢流非常多,此時該保險公司相關風險投資機構就會向外進行投資,其中即包含投資 VC Fund,此外,華人社會中,儲蓄的概念較為普及,老一輩的人會將錢存放於銀行,銀行則進一步將該些錢轉投資到 VC Fund以追求利潤之回報。

另外一種籌資來源為家族企業與私有基金會 ( Family Office ) 該些基金會藉由投資,來確保其能永保財富,其中 VC Fund 亦為其參考之投資標的。

政府:

 接下來就是來自於政府的投資,例如亞洲、東南亜,或我國的國發基金計畫,政府為了要創立新的新創生態圈或吸引海外創業進來,即會投資國際創投基金以刺激相關產業,如 500 startups 獲一千五百萬美元的國發基金投資。

二、VC除了投資之外,還提供了什麼服務?

 

從上面這張 500 startups 的整理圖表我們可以發現,VC 除了進行金錢上的投資之外,實然上還承擔起許多重要的角色,比方說協助完善團隊的商業模式,進入市場策略等,另一方面也提供人才招聘,異業合作等機會,是故,越來越多的 VC Fund開始建立專業性的人才與產業資料庫,目的皆是為了提供自己所重視的創業團隊擁有優秀的資源以成長。

回過頭來說,今天我們常常聽到要慎選創投,因為創投在某種程度上也會成為團隊的重要夥伴,那麼如何評估該創投者適不適合自己呢?我們認為可以基於下述三點進行思考。

豐富的行業知識:

首先是該創投的「知識」,換言之,該創投是否真的熟悉該產業領域,內部的人是否有相關的背景經歷,甚至是可以協助自身進入市場。其次,該創投基金過去的投資組合當中是否有相關領域的團隊,該些跡象皆能顯示該創投基金對於該領域所擁有的知識,找到這樣的創投業者能幫助你在創業路上走得更加順遂。

充沛的人脈網絡:

第二個是「人脈網絡」,該創投基金是否能協助你找到優秀的人才,新創團隊在快速成長當中,對於優質人才的需求十分之高,此時如果能運用創投業者的人脈進行媒合,則能將精力放在更重要的地方 ( 比方說產品 )

資金:

最後是投資金額,關於金錢這個部分,有人認為非常重要,也有人認為不是選擇創投的最主要考量點,我們認為這取決於團隊的階段與團隊的真實需求,舉概念上的例子來說,一個已經損益兩平,甚至有正營收的團隊,尋找創投的動機就不會是以投資金額為主,反之,有些創業團隊的市場策略是進行補貼來攫取大量的使用者以創造獨佔市場,此時該團隊的資金缺口會非常大,因此尋找願意注入大量資金的創投將成為其首要考量。

結語:

綜上所述,一個好的創投業者,應能提供「知識上的協助」、「人脈網絡的媒合」以及「資金」,奠基於此,我們來檢視 Rookie Fund 能提供青創團隊什麼樣的協助。

首先是知識上的協助,Rookie Fund團隊成員來自於各行各業,有的擁有豐富的新創實習經驗,有的在硬體相關領域工作數年,也有的在著名企業實習,更重要的是,Rookie Fund背後有四五十位的導師群,該些資源皆能為團隊帶來實質的效益。

接著是「人脈網絡」的建立,Rookie Fund 是一群由學生所組成的學生投資人團隊,團隊成員來自多所大學,且大多活躍於校務與社務當中,各自擁有自身的人脈網絡,因此青創團隊如果希望找到相關的年輕夥伴加入團隊,我們絕對可以協助到你。另一方面,我們也與許多聚焦於新創議題的組織合作,例如數位時代、AUCC、紫牛創業協會和政府 U-start 計畫等,因此在媒體曝光、異業合作、政府項目和基金項目對接上,我們亦當提供相關協助。

最後是資金的部分,根據基金本身的條款,我們投資的金額約在五千美金 ~ 一萬美金,金額不大,但卻可以多養團隊三個月,讓團隊能在這期間內能再進行衝刺與嘗試。

Rookie Fund 致力於成為青創團隊的重要夥伴,如果你有任何疑惑或者需要協助的地方,請不要害羞,直接聯繫我們吧!

 

創投偏誤:

Q:常常有人詢問創投說,自身團隊成員組成多元且優秀,市場反應也不錯 (有不錯的 traction ),執行能力也強,為何創投還是猶豫不決,甚至是意興闌珊?

A:首先要強調,創投不是慈善機構,一方面希望協助團隊成長,一方面也要兼顧基金本身所要求的投資回報率,因此在做項目衡量的時候,儘管創投者本身非常喜歡你,或者你已經展露了不錯的成績,他仍然要計算,當他進行這筆投資時,清算要超過幾倍才能達到原先設定的投資回報率。

因此在這邊跟創業家們分享一個策略,當你今天尋找創投時,記得事先了解該創投的基金年齡。以一支七年為期的基金為例,通常創投會在前兩到三年把部分的錢投完,剩下的極有可能為預留保險金,要嘛投資給超有潛力的團隊 ( 清算高達百倍 ),或者於未來加碼投資原先的投資團隊以維持一定份額之股份。

簡言之,如果你現在正接觸的創投沒有投資你的意願,不一定是你的團隊或產品不夠優秀,只是你的項目與該基金現下的策略不符,因此,如果你對自己的團隊與產品有信心,那就鼓起勇氣再去尋找下一個投資者吧,祝順利!

 

作者:吳昭賢 – 東吳大學政治學雙主修企管系

本科研習人文社會與商學院雙領域,喜歡使用設計思考以挖掘問題之本質,對於團隊文化建立與組織內訓有極大的熱誠,樂於挑戰與學習新知,致力於成為新創團隊的成長夥伴。

關注領域:人工智慧、社會創新、教育等創業項目

 

 

 

【Mentor Hour】募資輪定義 Part 1

本文兩大重點

一、募資輪次定義

二、各階段投資人所看重的點

 

閱讀時間:五到六分鐘

在創業這條路上,少不了和天使投資人與創投打交道的過程與經驗。在雙方談判斡旋的過程中,時不時會聽到一些詞彙,諸如天使輪,種子輪,Pre-A輪、B輪等,此篇文希望將該些用詞之定義進行一整理此篇文將整理常用的募資用詞定義,提供讀者一清晰理解之說明,未來聽到這些詞彙就不會再覺得陌生囉!

天使輪

定義:此階段公司只有idea,無具體產品或服務。

團隊融資目的: 透過融資獲得初始資金,用以開發產品已進行市場驗證與測試。

投資方看的是:Idea的可行度,潛在的高報酬率、創始人特質、信任度

募資來源:一般來說,資金來源是創業者自掏腰包或者親朋好友,也有種子期投資人和投資機構。

金額大小:天使輪的投資金額一般在1萬到10萬美金。

2016獲投案例:Hahow好學校

 

種子輪

定義:此階段公司已開發出一簡易產品,可稱之為MVP(最小可行性產品,此概念會於另一篇文細說),比如說app的demo。團隊核心成員大多組建完成。

團隊融資目的: 此階段產品應有一定數量之核心用戶,透過融資獲得資金來累積更多用戶與市場數據。

投資方看的是:現有之市場指標與數據、團隊核心成員背景

募資來源:天使投資人或相關機構

金額大小:種子輪的投資金額一般在10萬到50萬美金,估值約100到500萬美金

2016獲投案例:Codementor 、早餐吃麥片


天使輪跟種子輪屬於投資的早期階段,主要融資目的是製造最小可行性產品以嘗試創業點子,透過實測來驗證市場需求。而一旦產品得到市場認可,便需要大筆資金開始擴張與增長,此時便進入了以下所述及之A輪募資

A輪

定義:此階段公司已開發出一完整的核心產品或服務,有完整之商業模式與變現模式,但不必然已經開始盈利。

團隊融資目的: 透過融資來進行大規模的市場擴張或用戶之增長

投資方看的是:現有之市場指標與數據、商業模式與變現方法

募資來源:大多是專業的風險投資機構

金額大小:A輪的投資金額一般在100萬美金到300萬美金,估值大約1000萬美金

2016獲投案例:古阿莫

B輪

定義:此階段公司已獲得較大發展。一些公司已經開始盈利。商業模式盈利模式沒有任何問題。可能需要推出新業務、拓展新領域。

團隊融資目的: 此階段團隊希望透過融資穩固自身於市場之地位

投資方看的是:現有之市場指標與數據,盈收情況,與市場中主要競爭對手的比較

募資來源: 一般是大多是上一輪的風險投資機構跟投、新的風投機構加入、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等等

金額大小:B輪的投資金額一般在 300萬美元之上,千萬美元之下

2016獲投案例:Appier

C輪

定義:此時公司已經有成熟的盈利模式與商業結構,此時募資之目的大多用於拓展新業務或衝高上市前的估值。

團隊融資目的: 為IPO做準備

投資方看的是: 盈利能力、用戶規模等

募資來源:主要是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亦包括前幾輪的風險投資機構

金額大小:C輪的投資金額多為千萬美元之上

2016獲投案例:Magic Leap獲得由阿裡巴巴的7.93億美元C輪融資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在不同階段當中,參與投資者的特性與所偏重的點皆有所不同,在種子輪與天使輪階段,團隊與投資人接洽的過程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讓投資者知曉「我在做什麼」,該時項目正處於從零到一的階段,是故,想法的可行性、團隊核心成員的經歷、以及該領域的市場成長性,皆會是投資人看重的要點。

到了A輪階段,大部分情況下投資人已經可以試用產品,且公司已累積眾多之用戶數據。此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告訴投資人,我已經證明了該項目的價值,且驗證其得已於市場中生存,此時,漂亮的數據、變現模式的可行性變得非常重要。

最後,到了B輪, 這時候項目大體結構應該已經穩定,下一步就是要告訴這個階段的投資人,項目的變現能力,來讓投資人對自己投資的回報有信心。此時最應表現給投資方的就是公司變現能力、財務結構之穩定度等相關數據。

以上是針對募資階段的定義整理,以及各階段投資人所看重之面向,希望對於閱覽者有所幫助。

備註:

一、募資輪次的定義會因區域性而有所不同。

二、募資輪次沒有分階段性,新創公司亦可從A輪開始募起,視階段需求與金額而定。

三、募資輪次不僅限於C輪,例如googleA輪的錢都沒花完就IPO了,此外Uber到現在K輪結束卻還沒上市。

補充投資詞彙使用之先後順序:

以美國、台灣為例:

天使輪、種子輪、A輪、B輪、C輪

大陸:

種子輪、天使輪、A輪、B輪、C輪

 

作者:吳昭賢 – 東吳大學政治學雙主修企管系

 

本科研習人文社會與商學院雙領域,喜歡使用設計思考以挖掘問題之本質,對於團隊文化建立與組織內訓有極大的熱誠,樂於挑戰與學習新知,致力於成為新創團隊的成長夥伴。

關注領域:人工智慧、社會創新、教育等創業項目

 

【News】打造東亞校園創業網絡!We Are Rookie. Fund

亞洲第一支校園創業投資基金 500 Rookies,於2017年3月,正式從 500 Startups 獨立而出,成立新世代創業投資基金 Rookie. Fund。Rookie. Fund 將維持現有的模式,基金將由學生擔任投資決策者,鎖定投資青年互聯網相關創業,並將成功的模式擴張至東亞其他地區。

500 Startups 大中華區負責人馬睿及投資合夥人張邵謙開啟的學生創投計畫 500 Rookies,歷經一年的發展後,在第二年從台灣擴展至廈門,正準備繼續擴張至東亞其他城市,打造東亞校園創業網絡,下一個可能的目標為新加坡或日本東京。期許打造更豐富的機會平台,建立互聯網青年世代網絡,並帶給青年新創團隊更好的募資條件與環境。

Rookie. Fund 誕生

近年校園新創風潮盛行,許多青創團隊從學校內便開始萌芽,新的商業模式及新型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問世。鑿見校園新創團隊的急速發展,創投產業為了要理解新的投資項目,也必須隨之年輕化,以達知識同步及利於資源串接之目的。

因此,本著創業團隊及投資人皆為新創圈新秀之期許,Rookie. Fund致力於串接既有產業資源及投資,同新銳創業者攜手打造年輕但專業的創業生態圈。

最懂青創團隊的天使投資人Rookie. Fund

「台灣新創圈並不是沒有好的青創團隊,而是因為新舊世代沒有相互溝通的語言及信任,導致好的新創項目很少能被發揚光大。」─ TMI創意工廠投資長 何明彥

Rookie. Fund 希望成為新創圈新舊世代的溝通橋樑,建立兩世代間的互相信任與溝通管道,打破以往新舊世代間的藩籬與不信任感。讓整體新創領域的資金與資源被運用的更為靈活,令有潛力的新創團隊更容易被看見。

與此同時,Rookie. Fund 效法美國矽谷創投的投資模式及投資條約,讓青年創業者在早期有機會接觸國際募資概念,以可轉債投資合約快速融資,更協助團隊鏈接國際創業導師、企業服務、產業夥伴、媒體曝光等資源,陪學生團隊踏上世界舞台!

 

【FAQ】500 Rookies 第二屆學生投資人招募

 

這陣子 500 Rookies 在許多場校園說明會場合及線上管道聽到學生詢問了非常多的問題(感謝大家的愛戴),為了讓更多同學能更了解 500 Rookies,在此把我們最常被詢問到的問題搜集成冊,供大家參考。首先,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時候截止申請?

A:2016/10/20 24:00 為『 500 Rookies 第二屆學生投資人申請截止日 』。

 

其次,你能在投影片中找到以下問題的解答,並在投影片投影片下方找到更多的資訊:

Q: 為什麼需要 500 Rookies?

Q: 500 Rookies 的願景和目標?核心價值?

Q: 學生投資人平常在做哪些事?

Q: 在第一屆時 500 Rookies 做了什麼事?

Q: 申請截止日期以及申請流程規劃?

Q: 加入 500 Rookies 是怎麼樣的體驗?

 

500 Rookies 第二屆學生投資人招募簡報 from 500 Rookies

 

更多的 Q&A:

Q: 500 Rookies 提供許多學習資源,是否需要支付學費?或是,因為學生投資人要做很多事,會有薪水嗎?

不需付學費,也不會有支薪。500 Rookies 比較像一個是學生擁有的品牌,這裡只是幫大家準備好學習資源,並陪著大家一起達成你們設定的目標,我們不是核心目標設定者,學生投資人的工作基本上是由團隊決議出來的,並非由 500 Startups 指派,比起實習,這裡更像是由學生打造的品牌。

 

Q: 加入 500 Rookies 會需要投入多少時間?

基本上想要得到多少東西就需要付出多少時間,在這裡投入等同於收獲。並不是像實習工作,我們沒有硬性的設定每週的工作時間和出現在辦公室的時間,主要還是任務導向型態。如果真的要估個時間方便大家評估的話,標準答案會是一週1-2 個工作天不等 (10-16 小時)。

 

Q: 參與 500 Rooies 會需要每週在台北嗎?不在北部的話可以參加嗎?

不在北部也沒問題,因為我們沒有硬性規定每週要進辦公室,培訓會常以線上方式進行,開會只要兼顧效率與效益,我們也不限制一定要到場開會,(不過還是期待你不介意行程較密集時,一兩個月交通到台北一次。)

 

Q: 我們是進來做投資的,那要投資團隊的錢怎麼來?投資什麼團隊是誰決定?

所有投資接由學生投資團隊來做投資決策,500 Startups 負責幫大家找基金投資人,資金目前已就位,等待大家來做投資!

 

Q: 針對第二屆有什麼樣的規劃?

2017 學年度的時程能夠在簡報中看到,培訓安排會在加入後公布給所有學生投資人。500 Rookies 的大方向願景、目標也已確定,實際的策略和執行內容等待大家進來決議。

 

Q: 為什麼 500 Startups 要做這件事?

這是個非常好的問題,可以分為三個核心原因:一、500 Startups 希望能促進大中華區的新創生態系,培育下一代人才及具有潛力的新創團隊,當產業越繁榮,身為創投的 500 Startups 也會跟著成長受益。二、學生投資人從 500 Rookies 畢業後將會散佈到產業各處發展,這些都是將來珍貴的人脈網絡,當 500 Startups 努力為學生建立網絡的同時,也是在建立自己的網絡。三、投資項目挖掘。

 

Q: 成為學生投資人後將會得到什麼?

學會如何以創投的角度來看待創業、成為新創投資人、可以和無數的團隊聊(發)天(問)、和各領域的大神學習(Mentors & Training)、產業人脈與資源、建立自我品牌、更高的視野、更深入的思考能力、從零到一的實作機會、累積實戰經驗,還有更多的機會與成長等你來體驗(不過這些都需要用時間換,投入越多收穫越大)。

 

Q: 申請加入 500 Rookies 的門檻是什麼?怎麼樣才能成為學生投資人?

需有在校生身份,學歷不限(大學、碩、博士可)、年級不限、科系不限、背景經驗不限、知識專業不限。我們希望能找到有潛力與渴望學習的學生加入 500 Rookies,將會透過網路申請資料及面試經驗作為篩選依據,請認真填寫申請資料及作業!

 

申請截止日期以及申請流程規劃

500 Rookies 學生投資人申請傳送門

2016/10/20 24:00 為『 500 Rookies 第二屆學生投資人申請截止日 』,將作為第一階段的篩選依據,預計於 10/22 通知通過第一階段得申請者,並於 10/24-10/25 舉行廈門面試、10/28-29 舉行台灣面試。

為了維持面試階段的流程順暢,基本上不開放挑選或更換面試時段,請申請者務必預留該地區的面試時間以做準備。

Q&A 持續增加中,還有更多問題嗎?歡迎私訊 Facebook 粉絲專頁「500 Rookies」,或來信至 contact@500rookies.com。